2022出生率会跌到800万吗(2022年中国人口暴跌)

  1. 主页 > 资讯

今年上半年,2022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2022年出生人口为1200万,比去年减少265万。不过当时没有公布出生率。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22》发布。从文件中可以看出,202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假期,你回家被爸妈催婚催生了吗?很抱歉,上班的第一天就聊这么不痛快的话题。

关于年轻人结婚、生育的话题,我们已经聊了很多了。为什么今天还要聊?主要是这两天看到了两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第一,我国是全球养娃压力第二高的国家。根据10月6日育娲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1年我国抚养一个孩子到18岁的成本是人均GDP的6.9倍,全球第二高,仅次于韩国。2021年,我国的人均GDP是8.1万元,由此可以计算得出,2021年我国0-18岁的养育成本是55.89万元。


报告还显示,2021年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分地区来看,上海北京排名第一第二,养育成本达到约100万元,浙江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约72万元。天津、广东、江苏、福建等地也紧随其后。

按照同样的算法,我们可以计算出第一名的韩国,2021年的养娃成本是192.4万。咱和人家没有可比性。因为人家是发达国家,而且内卷是出了名的。


第二,2021年我国1.72亿90后中结婚的不足2000万,这意味着90后结婚率不足12%。顺便说一个恐怖故事:最小的90后快23周岁了,最大的也已经32周岁了。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2021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64.3万对,这是自2003年以来,结婚人数首次低于800万对大关,也是36年来的最低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登记结婚年龄30岁以及以上人群占比合计达到了48.2%,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7个百分点,创下了新高。这意味着,我国结婚年龄越来越迟。无怪乎梁建章会说,“90后生不出小孩了”。现在的90后连结婚都不愿意,指望他们生孩子,无异于痴心妄想。

另外,有数据显示,过去5年,全国的婚介公司倒闭了近十万家。很多婚介公司的老板挠破头也想不通,为何明明全社会都在议论剩男剩女问题,而他们的婚介所却无人问津?

90后结婚率不足12%,这个消息有不少人质疑,还有一些媒体辟谣。对此,个人根据身边90后的婚姻状况简单统计,私以为数据还是比较可靠的:我身边10个90后朋友,8个未婚,小学同学39个,结婚的只有7个,32个单着。所以,仅从这区区一隅,也大致可以判断出90后的结婚比例最多也不会超过15%。而且,这个数据,还不包括已婚后离婚的。


生育主力人群90后不结婚、不生娃,且近年来,养娃成本大幅上涨,二者合力产生的结果就是,近年来我国的出生人口大幅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较2020年再降138万,降至1062万,创我国人口有登记记录以来的新低。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7.52‰,总和生育率为1.13,应该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水平都达到历史较低水平。另外,回顾过去5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情况,不难发现,2017年-2021年,我国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已经罕见“5连降”了。

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证实,人口生育率一旦大幅下跌,是很难扭转的。所以,我们目前的处境也很危险,人口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事实上,最近这段时间,不少权威专家也预测,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或跌破千万,迎来人口负向增长的拐点。提出该观点的并非泛泛之辈,而是像国家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和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这样的重量级人物。

于是我们看到,为了鼓励生育,为了提振年轻人的结婚、生育意愿,过去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催生。尤其是在今年8月16日,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围绕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提出20项具体举措。实实在在地要投入真金白银了。

不过,有一个消息显示,国家的催生计划,也有了重大改变,从过去的围绕90后、00后生育主力人群,开始转向重点针对80后、75后人群施策。9月6日,国家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负责人杜希学介绍,2025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由政策调整前的35%左右提高到55%以上。意思很明确,不再指望90后、00后这些人生第一胎,而是把宝压在80后、75后这些能生二孩、三孩的人身上。


现在回过头来看,经济学家任泽平前段时间说的“生孩子靠不了90后、00后,生育观念不一样,靠75、85后才有希望”,可谓诚不我欺也。

与此同时,社会上所谓的专家学者们的“爹味”催生,也层出不穷。这类观点越多,年轻人则是越反感厌恶。

政策层面的各种利好消息不断,但作用却微乎其微。有调查显示,全面三孩及配套措施出台后,年轻人生二孩、三孩的意愿不增反降,当前还属于政策激励的“起步期”,本应该是政策效果最好的时候。为何却不见效果?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90后、00后这些生育主力军的内心真实想法。


现在的90后、00后为什么不愿意结婚,更没心思生孩子了?

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00后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人。但作为学历最高的两代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也在发生巨大转变。

他们敢于挑战自我,不随波逐流,也更爱超前消费。中银消费金融联合时代数据发布的《当代青年消费报告》显示,1.7亿90后人均负债12.97万,其中只有13.4%的90后是没有负债的。尤其是95后,过去10个月,在联名款、限量款的奢侈品上消费金额,上涨幅度达到了惊人的300%。

90后、00后在买房买车方面的消费开支,更夸张。36氪发布的《2022年轻人买房报告》数据显示:超四成90后已买房,95后已买房的比例达到2成。而在还没有买房的年轻人中,有85.94%的年轻人想要买房。


90年出生的人,按照26岁踏入职场计算,工作也不过5年左右,他们哪来的钱买房?答案是“掏空”家里三代人的储蓄。换言之,一部分90后,一毕业就成了中年人,他们在本该谈论理想,为自己的人生规划,谈情说爱的年纪,却早早给自己背上了一个长达二三十年的巨额债务。

每月数千甚至上万元的房贷支出,早就把这些人压趴下了,他们没心思、没时间恋爱,更没有财力恋爱、结婚。当然了,像生孩子这种无底洞式的巨额投资,更不是谁都能奢望的。

其次,其它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开始慢慢习惯于以“打工人”自居。他们越来越认识到内卷的严重性。即便如此,但人在江湖又不得不卷。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拒绝内卷的同时,逐渐变得佛系,甚至干脆躺平,当然摆烂的也不在少数。

年轻人为什么热衷于躺平和摆烂,我们在9月30日韩国的文章中分析过内因,虽然90后、00后这两代人成长于国家实力蒸蒸日上的阶段,人均GDP较30年前翻了数十倍,一些一线城市也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此外我国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都处在坐二望一的历史最高地位。即便如此,这代年轻人的日子,也没有好过一点,他们买不起房,在工作的大城市买房光凑够三成首付款也至少需要三四十年,这还不包括未来二三十年每月欠银行的高昂月供。于是索性,很多年轻人就开始破罐子破摔了。他们不买房,不恋爱,不结婚,更没有生孩子的计划。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代年轻人也逐渐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会像父母辈们那样,很容易就接受别人的思想灌输,更不会轻易妥协。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相关热文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 小编)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96298093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shenguyuan.com/zixun/22894.html